80%的人一生的某個階段都體驗過腰痛的滋味。其中很多人,更是被腰痛折磨了一輩子。
疼痛是如何傳導的? 疼痛的傳導是通過外周的痛覺感受器(分布在我們的皮膚、肌肉、韌帶內和骨胳表面),通過周圍神經(坐骨神經就是人體最粗大的周圍神經),傳入到脊髓,然后到達丘腦、大腦皮層。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雖然疼痛的程度在客觀上反映了病變的輕重,但也不能排除患者的敏感性、心理因素對疼痛感受的干擾。比如說,長期受到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往往會出現抑郁和焦慮的癥狀,而這兩者的存在,會更進一步的加重疼痛的主觀感受。
背部構造是怎樣的? 脊柱是由30塊以上的椎骨組成的。椎骨的前方是承受體重的椎體,后方是個骨環,上下重疊成為一個中空的管道,容納了我們體內重要的神經結構-脊髓和馬尾神經。馬尾神經從椎管出來后,便按照部位組成了各條周圍神經,最粗的一條便是坐骨神經。光有椎骨的脊柱是很容易“散架”的,椎間盤是連接椎骨的主要結構之一,位于前方,而強壯的肌肉和韌帶在椎骨的周圍加強了這種連接。這些“軟組織”保護了你的腰骨在運動――彈跳、跑步、行走時椎體不會互相碰撞。有了這些結構,你還能彎腰,后仰,轉身,甚至做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腰部承受了你體重的大部分,因此長期的負載,導致了腰痛的多發。
最常見的腰痛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腰肌勞損、韌帶扭傷、痙攣 腰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腰肌的損傷或韌帶的拉傷。在搬運重物時姿勢不當,肥胖,劇烈運動等都可以導致肌肉韌帶的損傷。經常背著較重的背包和長期不恰當的睡姿也可引發腰痛。腰部位置特殊,活動度大,特別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損傷,引起疼痛。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治療及時,這些腰痛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引起重視,不及時治療,一旦轉變成慢性的腰痛,肌肉將長期處于一種痙攣狀態,這是人體避免進一步損傷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同時也因痙攣帶來了長期的慢性疼痛。一般而言,因肌肉和韌帶損傷導致的腰痛往往在比較年輕的人群的發生,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因為他們處于人生的生命比較活躍的階段。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