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矮小、肥胖……已成為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自去年年底開設兒童內分泌科以來,鄞州人民醫院每天都會接診幾十名有以上問題的孩子。同樣,來自市婦兒醫院的生長發育門診統計也表明,營養過剩、性早熟等可能導致孩子長不高。
性早熟容易矮
“這么早就開始發育,是不是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呢?”昨日一早,媽媽帶著佳佳到鄞州人民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咨詢。原來,7歲的佳佳已經開始來月經了,媽媽很擔憂。
該院兒童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施紅波介紹,性早熟患兒逐年增多,每天門診中就有二三十例,甚至出現過8個月大的孩子來月經的情況。有個3歲女孩子來月經后,還被發現了雙側卵巢增大。她認為,不當的喂養方式也會造成兒童性早熟,如長期食用反季水果、油炸食品、保健品等含有大量激素的食品。
女孩在8周歲前出現乳腺發育、10周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9周歲時就出現胡須、體毛等第二性征發育,則被臨床上認定為性早熟患兒。
眼下正是夏天,孩子提早發育的情況更容易被家長發現。醫生提醒,家長要盡早對孩子的成長進行觀察,發現有早熟現象要及早就醫干預,如單純性乳腺發育可以用中藥抑制。已經真性發育的矮小孩子則需要針劑進行逆向引導。
小胖墩也長不高
“都說女孩要嬌養,但過分的嬌養不可取。”鄞州人民醫院兒科曾經接診過一個8歲女孩,身高1.31米,體重達到了45公斤。家長說,從4年前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后,孩子的體重以每年5公斤的速度上升。
對于這樣還沒有并發癥、吃出來的肥胖,醫生一般不用藥,而是提供醫囑,要求孩子控制飲食,增加鍛煉時間,運動后不進食。
“許多家長只知道營養不良會使小孩長不高,但營養過剩的肥胖癥小孩也可能長不高。”施紅波說,營養過剩會導致青春期發育提前,從而縮短了兒童期的生長,最終造成孩子身材偏矮和其他疾病。
帶孩子來兒童內分泌科門診的家長最關注的是性早熟,但兒童發病率最高的是肥胖。施紅波在一次門診中發現一個初中女生脖子很黑,皮膚粗糙,可以確定為黑棘皮病,提醒家長進行檢查,但家長說“這只是沒洗干凈。”殊不知,青春期女生得了黑棘皮病,還極易引起多卵巢綜合征。
青春期不建議“藥補”
春夏季是長個頭的季節,而冬季則長得慢,因此民間有春夏季給孩子“藥補”的風俗。不過,醫生并不建議給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藥補”,認為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對他們的生長更有幫助。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高峰,深睡眠時間越長,生長激素分泌的量越多。”施紅波提醒家長,較好的睡眠狀態有助于孩子長個。特別是清晨4-5點,晚上10點-次日凌晨1點,都是生長素分泌的高峰期,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在晚9點前入睡比較合適。
不過,當孩子身材矮小,出現生長緩慢、生長暫停等現象時,家長也千萬不能有等待思想,以免誤了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專家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發育評估”,有家族性矮小問題的孩子、早產兒、宮內發育不良及生產時有并發癥的先天虛弱孩子,確診矮小后,可以從4-6歲開始使用生長素干預,效果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