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當路易絲·布朗呱呱墜地時,人們擔心,試管嬰兒的誕生會破壞已有的倫理關系,威脅到社會的最基本單元家庭,甚至擔心“試管”里培育出的將是畸形怪物。報紙也是紛紛驚呼:人們“扮演了上帝”、又一次“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違反了倫理道德”。
然而,作為“世界第一”的路易絲·布朗并沒有長成怪物,而是一直健康成長著。如今,她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市的郵局工作,并已經結婚生子。除了接受媒體的頻繁采訪之外,她與普通人的生活狀況沒有什么兩樣。
隨著路易絲·布朗和她之后越來越多的試管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并健康成長,許多人都由衷地為這項技術能夠圓無數家庭的孩子夢而高興。
盡管如此,在我們身邊,至今還是聽不到有人承認自己孩子是試管嬰兒。試管嬰兒因為個人隱私的原因而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管是丈夫還是妻子的原因,對很多人來講,無法正常生育都是一種難以啟齒的自卑。如果用的是別人的精子或卵子,情況更加糟糕。
2001年起,衛生部要求,醫院必須對接受“試管嬰兒”助孕技術的受孕者進行隨訪,跟蹤了解其懷孕、分娩直至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以確定母親在懷孕中有無并發癥和孩子是否畸形、有無智力障礙等。
“我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你不要再來問了。”有一次,醫生在對省內某縣政府干部做電話隨訪時,對方這樣說完就撂下了電話。“其實刻意隱瞞也不必要。絕大部分試管嬰兒都是父母的親骨肉,只有10%左右是借用他人精子或卵子生下來的。樂觀一點想,試管嬰兒只不過是借用了高科技,在試管里多呆了兩三天而已。”
無論外形與智力檢測,試管嬰兒都與自然懷孕的孩子相差無幾。此前,歐盟2003年公布的跟蹤調查報告顯示,試管嬰兒和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樣健康,在身體、智力、心理發育及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很正常。
值得警惕的是,在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小孩身上的遺傳基因發生了微小的改變,這些基因的變化,將會給孩子及其后代帶來什么影響,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
此外,國外新的研究顯示,在體外受精過程獲取的卵子中平均有42%攜帶基因變異,這會讓創造出來的胎兒難以正常發育。有醫生認為,這要歸咎于用來刺激排卵的藥物。為了更方便地獲取卵子,醫生都要給做體外受精手術的婦女事先使用促排卵藥物。因為擔心實驗室里用來創造胚胎的卵子經常會帶有基因缺陷,英國要求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的卵子都要做非正常染色體數目的掃描,對卵子進行篩選。
現在,首批試管嬰兒都已長大成人。他們下一代的陸續出生,讓試管嬰兒引發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這項新技術究竟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現在還很難預測。
但醫生相信,試管嬰兒技術被濫用的后果,遠比農民買假種子造成糧食絕收要嚴重得多,一旦試管嬰兒應用、管理失控,缺陷兒、男女比例失調、近親結婚等問題將接連出現,并將嚴重影響中國的人口安全。
而一部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史更是早已表明,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利用不當,傷害的必定是人類自己。
發布于導醫網上的文字資料均僅供參考信息之用,不構成任何法律或其他醫療專業建議或意見,如有任何疑問,謹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