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能不能做肝移植?為什么傅彪兩次換肝仍然難逃劫數?
對于有媒體稱“傅彪晚期不適合換肝”的報道,武警總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任沈中陽教授說,這種說法既不客觀,也存在很多誤區。
肝癌分為早中晚期,目前對于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像化療、手術切除等,根據肝癌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特性,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但無論在哪個時期,肝移植手術都明顯優于其他方式,不過,肝移植手術也不是萬能的。中晚期肝癌復發性有70%~80%,所以肝移植手術也只是延長壽命。作為傅彪的主治醫生,沈博士介紹說,傅彪的病情屬于晚期肝癌,而且存在門靜脈有癌栓,其他任何方法都救不了他。如果不做肝移植手術,他只能活兩三個月,但在進行肝臟移植之后,為他贏得了一年的生存時間。
沈中陽對記者說,對于肝癌患者來說,如果掌握好時機和適應癥,肝移植手術仍是延長患者生命的最好辦法。遺憾的是,由于肝移植在我國很多地方還沒有進入醫保,昂貴的醫療費用,使很多患者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才不得不做肝移植手術。也有大部分患者發現的時候就是肝癌晚期,而這時候做肝移植手術恰恰不是最佳時機,將出現手術并發癥和高死亡率,為患者贏得的生存時間也較短。
為何國外不主張對晚期肝癌進行手術?沈教授說:西方國家由于肝源緊缺,因此做出規定給術后效果最好的患者實施肝移植手術。肝癌有一個特性,肝腫瘤一旦大于5厘米,生物特性改變,生長速度特別快,血管侵犯迅速等等惡性程度都表現出來了,術后1年再復發率高達70%。所以在國外,將移植的機會多留給患早期肝癌患者,而晚期肝癌就不再做肝移植了。
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并且有強烈生存的愿望,醫生為什么不能通過移植手術來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質量呢?對于肝癌患者來說,做肝移植選擇適宜的時機十分重要。沈教授認為,太早期的肝病患者,由于其病癥很輕,病情進展緩慢,可終身維持無需移植新肝,一般醫生會建議其在內科保守治療。而太晚期的惡性腫瘤病人,因為生存率低,尤其是原發性肝癌已轉移的病人。因此,肝移植進行越早,效果越好。
85%的肝癌由肝炎、肝硬化引起
我國的肝癌患者絕大多數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有關,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轉變來的,因此,要想阻斷肝癌的發生,第一關就是不得肝炎,而不得肝炎的最好預防辦法就是從嬰兒開始接種各種肝炎疫苗。沒有乙肝,肝硬化的幾率自然減少,那么患肝癌的可能同樣減少了。
除了乙肝導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還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是由其他原因導致的,如丙型肝炎病毒、黃曲霉菌、飲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遺傳因素、含苯的有毒化學物、有些藥物和嗜酒等因素有關。尤其是在變質的大米、黃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霉菌,它是誘發癌癥的主要因素。另外,在減肥、利尿的藥物里,如果里面含有嗎冬林酸、麻黃等的成分,長期服用對肝臟也有很大的損害。
因此,預防肝癌要從兩個環節把關,一是不得肝炎,另一個就是不要把致癌的物質和條件加在自己的身上,從而達到在病因上阻斷肝癌的發生。
乙肝發展進程就像“金字塔”
在醫學上,有乙肝———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說法,但并不是得了肝炎就會患上肝癌。絕大多數的乙肝患者可以長期穩定在“第一步曲”階段,只有少數人走到“第二步曲”,極少數患者達到“第三步曲”。
患有慢性肝炎的人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向肝癌患者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呈現金字塔型的發展進程。金字塔的底層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這一部分人群是最隱蔽的,沒有任何癥狀,大概有一億兩千萬左右。第二層是慢性肝炎患者,大約3000萬~4500萬左右。第三層是肝硬化患者,大約500多萬人。位于塔尖的是肝癌患者,大約50萬~100萬人。
從這個“金字塔”,我們可以看出來,即使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是乙肝患者,最終發展為肝癌的也只是極少一部分人,大可不必過分害怕。但是,任何一個肝炎患者都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要勤查、嚴防,堅持治療。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