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衛生廳關于印發《2011年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1年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要點
2011年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2011年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發揮信息化在深化醫改中的技術支撐和重要抓手作用,推動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數字化醫院建設、基層遠程會診系統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統籌規劃,梯度推進,全面提升我省衛生信息化應用和服務水平,逐步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一、村衛生室信息化項目建設
加強全省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村衛生室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開發村衛生室信息化軟件,配備計算機等硬件,逐步實現與鄉鎮衛生院以及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新農合經辦機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支持新農合即時結算管理、基本藥物配備使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績效管理等工作。
二、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
以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和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為切入點,著力推進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成系統安全、標準統一、管理規范、資源共享的省、市、縣、鄉、村衛生信息化網絡體系。支持17個健康檔案試點縣縣、鄉、村三級網絡互連,逐步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信息共享以及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管理。支持并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積累經驗,以點促面,逐步推廣,加快推進全省市、縣兩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步伐。
三、基層遠程醫療會診試點系統建設
完成以1所省級綜合醫院為核心,連接5所偏遠縣級綜合醫院為基礎的基層遠程醫療會診試點系統建設,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教育和遠程信息共享等遠程醫學活動,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有效提高基層試點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和疑難重癥救治水平。
四、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
促進以電子病歷為基礎,以優化醫療服務業務流程、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為目標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配合醫政管理,積極推動醫院電子病歷試點工作。開展155所縣級醫院信息系統(his)或醫學圖像存檔傳輸系統(pacs)建設,提高縣級醫院信息化水平。完善全省三級醫院預約掛號系統建設,依靠多種技術手段,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工作。
五、衛生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定信息等級保護管理規范。做好全省衛生電子認證體系建設規劃和試點工作,建立全省衛生電子認證與網絡信任體系。加強信息系統數據災備體系建設,確保數據安全和業務應用系統穩定運行,提高系統抗攻擊能力和災害恢復能力。完善信息安全監控體系,制定相關應急預案。
六、市級衛生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建設
按照衛生部下發的《地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項目建設指南》及我廳印發的《關于做好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加快市級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軟件開發與部署工作,逐步實現與省衛生廳、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急平臺的互連互通。做好省、市兩級視頻會議系統升級完善工作。
七、項目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
省衛生廳成立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辦公室,負責項目的整體設計、統籌管理、技術指導培訓、監督檢查、考核評估和驗收等工作。各地也要組建相應的項目管理機構,抓緊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完善信息化管理機構,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既精通信息技術,又熟悉衛生業務、擅長管理的衛生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促進行業協會、學會等第三方機構承擔對醫技人員衛生信息化知識普及、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啟動全省衛生信息化“千人培訓計劃”,分期分批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提高我省衛生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
2011年全省衛生信息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2011年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發揮信息化在深化醫改中的技術支撐和重要抓手作用,推動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數字化醫院建設、基層遠程會診系統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統籌規劃,梯度推進,全面提升我省衛生信息化應用和服務水平,逐步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一、村衛生室信息化項目建設
加強全省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村衛生室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開發村衛生室信息化軟件,配備計算機等硬件,逐步實現與鄉鎮衛生院以及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新農合經辦機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支持新農合即時結算管理、基本藥物配備使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績效管理等工作。
二、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
以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和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為切入點,著力推進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成系統安全、標準統一、管理規范、資源共享的省、市、縣、鄉、村衛生信息化網絡體系。支持17個健康檔案試點縣縣、鄉、村三級網絡互連,逐步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信息共享以及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管理。支持并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積累經驗,以點促面,逐步推廣,加快推進全省市、縣兩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步伐。
三、基層遠程醫療會診試點系統建設
完成以1所省級綜合醫院為核心,連接5所偏遠縣級綜合醫院為基礎的基層遠程醫療會診試點系統建設,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教育和遠程信息共享等遠程醫學活動,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有效提高基層試點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和疑難重癥救治水平。
四、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
促進以電子病歷為基礎,以優化醫療服務業務流程、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為目標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配合醫政管理,積極推動醫院電子病歷試點工作。開展155所縣級醫院信息系統(his)或醫學圖像存檔傳輸系統(pacs)建設,提高縣級醫院信息化水平。完善全省三級醫院預約掛號系統建設,依靠多種技術手段,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工作。
五、衛生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定信息等級保護管理規范。做好全省衛生電子認證體系建設規劃和試點工作,建立全省衛生電子認證與網絡信任體系。加強信息系統數據災備體系建設,確保數據安全和業務應用系統穩定運行,提高系統抗攻擊能力和災害恢復能力。完善信息安全監控體系,制定相關應急預案。
六、市級衛生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建設
按照衛生部下發的《地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項目建設指南》及我廳印發的《關于做好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加快市級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軟件開發與部署工作,逐步實現與省衛生廳、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急平臺的互連互通。做好省、市兩級視頻會議系統升級完善工作。
七、項目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
省衛生廳成立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辦公室,負責項目的整體設計、統籌管理、技術指導培訓、監督檢查、考核評估和驗收等工作。各地也要組建相應的項目管理機構,抓緊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完善信息化管理機構,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既精通信息技術,又熟悉衛生業務、擅長管理的衛生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促進行業協會、學會等第三方機構承擔對醫技人員衛生信息化知識普及、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啟動全省衛生信息化“千人培訓計劃”,分期分批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提高我省衛生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