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村里,也能讓名醫瞧病
10日,中國遠程心電項目培訓會在臨清舉行,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臨清市、鄉、村三級網絡會診平臺項目正式啟動,屆時村民在家中就能將病情反饋給醫院,將逐步實現“小病不出村,康復回社區”的目標。
臨清市衛生局局長王樹勛介紹,全市現已有4個鄉鎮成為遠程網絡會診試點,本次推廣該項技術,將以臨清市人民醫院為遠程會診中心,逐步構建區域遠程會診平臺,在鄉鎮,村一級有資質的衛生院,診所配備相關設備及系統,形成統一標準,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遠程會診平臺,整合醫療衛生的優勢資源,減免村民看病的困難。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家衛生部《關于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完成邊遠地區500所縣級醫院與城市二級醫院的遠程會診系統建設》文件精神,臨清市衛生局正在加快推進醫療健康信息化,構建以臨清市人民醫院為核心的遠程會診中心,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區域遠程會診平臺,形成統一標準、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安全實用的遠程會診平臺;實現區域內遠程會診、遠程專科診斷、遠程心電監護、遠程教育、遠程數字資源共享、視頻會議及雙向轉診、遠程預約等功能。

衛生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攜手中國導醫控股集團,利用基金會的公益優勢、技術優勢,協助臨清市衛生部門以項目運作的方式,資助和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引入項目、引入技術、引入資金,通過捐贈、讓利、公益資助的方式,在臨清市廣泛深入地開展健康促進工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向臨清市人民醫院捐贈預約掛號,遠程會診、遠程心電系統平臺。并且將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平臺,實現各級醫院健康管理及全科醫生的遠程教育培訓,為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軟實力做出努力。為提高群眾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有益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預防和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為真正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城,康復回社區的醫療資源配置做貢獻。協助政府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臨清市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醫院始終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一流的質量,一流的管理”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如何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是我院以及各大醫院共同存在的問題,是國家和政府關于解決民生問題一項重要議題,也是“十一五”計劃和“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國策。這次,我們積極響應市衛生局加快推進醫療健康信息化的號召,作為畢節市遠程會診中心和市級唯一的遠程心電診療中心,我們率先接受了“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國導醫控股集團”遠程會診、遠程心電系統平臺的捐贈并實現對接,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市區域遠程會診系統平臺,逐步形成統一標準、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安全實用的遠程會診平臺;實現區域內遠程會診、遠程專科診斷、遠程心電監護、遠程教育、遠程數字資源共享、視頻會議及雙向轉診、遠程預約等功能,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建立有序轉診分流,有效提高區域內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方便群眾看病就醫,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長期以來基層診所受條件的限制,老百姓到市縣等地去看病檢查存在許多困難,特別是心臟病患者,比如心臟出現不適時如何及時采集捕捉病人的數據,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受到極大威脅,面對鄉鎮百姓就醫不便,和基層衛生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現狀,中國導醫網與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給臨清市基層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捐贈遠程心電設備。

我衛生院是于2012年8月 2日成為中國導醫網鄉鎮工作站,及遠程心電監測點,我們將采集到的心電圖信息傳到臨清市人民醫院,由心血管病專家進行分析,作出診斷,并迅速將檢測結果回傳給我院,并指導診療。從做心電圖、數據傳輸,整個過程只需要3-5分鐘的時間。
遠程心電健康工作站的建立,有效緩解了農村衛生服務機構設備條件差、心電學人才短缺,及心電圖診斷技術力量薄弱的狀況。在方便了百姓看病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綜合救治水平,促進了基層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感謝衛生部健康促進基金會和中國導醫控股集團,把遠程心電會診平臺,和遠程心電動態設備免費捐贈給我們,使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進行一步緩解,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檢測和綜合治療,節省了大量病人就醫,以及家屬陪同看病的時間,和往返的路費。讓基層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我們將在臨清市衛生局的領導下,更好地利用這套設備為基層百姓服務。
該項目由中國健康促進會,中國導醫控股集團與臨清市衛生部門攜手推進,在全市建立市、鄉、村三級網絡會診平臺,覆蓋全市老百姓。逐步構建起的遠程會診平臺涵蓋遠程專科診斷,心電監護,雙向轉診,預約掛號等功能,對降低市民醫療費用支出水平,促進全市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基層醫療水平將有實際推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