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衛計委要求2020年前居民健康卡實現全國“一卡通”,2020年前,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四級信息平臺,實現六大業務應用、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最終,全面建成全行業實用、共享、安全的人口健康信息網絡,方便群眾獲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9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2020年前,我國將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并整合共享,全國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屆時,看病就醫、醫保結報等將便捷高效。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至“十二五”末,我國將基本實現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的信息網絡安全互聯;以區域為重點完成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實現試點地區互聯互通;構建四級信息平臺,實現六大業務應用,基本覆蓋80%的省份、70%的地市以及50%的縣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全覆蓋;在試點地區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2020年前,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四級信息平臺,實現六大業務應用、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最終,全面建成全行業實用、共享、安全的人口健康信息網絡,方便群眾獲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居民健康龍卡”將向全國城鄉推廣
日前,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部《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進一步推進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的服務平臺科學化建設,完善居民健康卡內涵,推廣優質發卡模式,由衛生部為指導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批準,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中國導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社區健康聯盟等單位支持,東亞醫訊、小崗人新聞承辦的“居民健康龍卡”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暨第二屆“全國居民健康卡服務聯盟專家論壇“在北京舉行。
據了解,居民健康龍卡,為IC介質信用卡,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和中國導醫控股集團聯合開發的新居民健康卡項目,是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用于身份識別,滿足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費用預支,達到先看病后結算的基礎載體。是建立和擁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重要管理平臺。實現健康卡金融功能和醫療功能,是推動“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的重要舉措。
據中國導醫控股集團李博士介紹,持此卡的居民,除在中國建設銀行及全國銀聯網點能夠使用,還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直接進行掛號,還能查醫療費、檢查結果、購物、存取款?稍趯пt網全國2700家合作醫院預約掛號、定點醫院遠程會診、轉診,合作藥店優購結算等服務。尤其是,“居民健康龍卡”的預約診療服務系統,實現了多窗口集中自助繳費,在醫生診斷后,所有的檢查項目、藥品繳費均可在自助終端上一站式完成。
據介紹,該套系統將實現醫院診療卡與建行銀行卡賬戶的雙向圈存,使用銀行卡即可支付所有的診療費用,避免了現金被盜和收取假幣的風險,既提高了患者的繳費效率,又保證了醫院資金快速流轉和資金安全,加強了財務管理。
同時,經常出現的病歷丟失、就診時忘記帶病歷、排長隊領取診斷結果等問題,“居民健康龍卡預約診療服務系統”的推出,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該系統實現了電子病歷自助查詢和打印,使用者可以在建行網點隨時對就診記錄進行連續便捷的查詢,病人不用去醫院就可以自助查詢和打印電子病歷,大大方便了醫院的數字化管理。
專家指出,預約診療服務系統,體現預約掛號便捷性、自助繳費安全性、在線查詢及時性等特點,大大緩解社會普遍關注的“看病難”。病人就診時間可縮減30%至50%,醫院的就診量可以同步增長20%以上。”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各地百姓“掛號難、付費難”健康消費等問題,為全國下一步建立居民健康“一卡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居民健康卡銀行業務應用功能上看,金融健康卡采用單一芯片非接觸式CPU卡,居民健康應用與金融應用共置于同一芯片中,應用分設,密鑰管理體系相互獨立,支持各自功能的實現。
據了解,居民健康龍卡將主要服務五大應用領域:一是居民個人應用。居民個人可以在居民健康卡自助終端、門戶網站上使用個人居民健康卡,享受預約診治、預約掛號、個人信息查詢、既往就診記錄查詢、個人信息變更等服務;二是綜合醫療機構。在醫療診治服務領域,提供患者就醫電子身份認證、就醫費用電子支付、居民健康檔案流通與共享服務應用;三是基層衛生機構。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提供居民電子身份認證、電子健康檔案流通與共享、公共衛生與醫療診治接續服務應用;四是金融應用。在金融應用服務領域,提供居民電子身份認證、新農合醫療保障補償基金劃撥、商業小額消費等服務應用;五是新農合應用。在新農合業務領域,提供參合身份登記、就診費用補償結算、跨區域轉診身份確認等服務應用。
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高主任強調,居民健康龍卡順利發放,將對廣大居民的看病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居民健康龍卡的發卡對象,應用范圍,應用環境與一般金融卡有根本的區別。此卡將涉及銀行、衛生主管部門、醫療機構與廣大患者,這都需要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導醫控股集團緊密合作才能完成。
《居民健康卡銀行業務應用總體方案》要求為每一個居民健康卡設立一個銀行賬戶。在管理方面,地方衛生部門應按照衛生部相關要求,建立居民健康卡信息采集與處理、制卡、密鑰、應用、黑名單等管理系統,并與相關業務系統相銜接,保證居民健康卡在衛生各業務領域的有效應用;管理系統須將相關信息上傳至衛生部,由衛生部下發黑名單。在居民健康卡的發卡、掛失、解掛、補卡、換卡、銷卡等環節上都需要地方衛生部門與合作銀行協同處理。
據悉,“居民健康龍卡”制作好以后,中國建行銀行、中國導醫等單位,將成立發卡小組,負責居民健康卡的辦理以及其他服務業務。
屆時,居民可以憑借有效的身份證件,例如居民身份證等,填寫申領表格,經過采集信息后,提出申請,由建行、導醫及當地衛生部門共同進行審核。
最后,由建行信用卡中心發放。衛生部、國家發改委、中國銀監會、中華醫學會、國家金卡辦、北京市衛生局、中國人民大學健康管理學院等單位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省市衛生、計生管理部門、醫院等單位部門負責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北京市分行、各支行行長,東亞醫訊中國導醫網各地分公司總經理等業界代表,中央及地方媒體記者,共計約5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