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近一周的天氣預報,氣溫跌宕起伏如同坐過山車。作為資深媽媽的小編已猜想到,夏季疾病高峰期要到了!果然,今天早上就收到幼兒園的“預警”短信,稱最近已有3成以上幼兒因流感發燒而缺席幼兒園,請其他孩子的家長務必做好預防措施。
有些家長很納悶,為什么孩子隔三差五地感冒發燒,每逢流感等疾病高發期必定“中招”?其實,感冒發燒的高發人群是有一定規律的,日常生活中有7類孩子容易發生。
1、能吃是福?孩子要除外!
老一輩的人都說“能吃是福”,只要孩子想吃東西、還能繼續“塞”吃的,就一個勁兒地給孩子喂。有的年輕父母也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哄著追著,但求孩子多吃幾口飯。尤其是看見自己的孩子比同齡的小朋友個頭矮、體重輕,更是焦急萬分,一直強迫孩子吃東西,就連餅干面包等零食也不放過。然而,你發現了嗎?經常感冒發燒的,往往正是那些吃得多的小胖墩。
專家提示:古醫書有云:“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孩子脾胃功能不足,若長期吃太多太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內熱積蓄太多,一旦遇上氣溫較大變化,就會適應不過來,從而誘發感冒發燒。
小編支招:孩子需要足夠的營養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其實只要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一般每頓七分飽就夠了。如果給小寶寶喂奶時,寶寶用舌頭把奶嘴頂出來不吃,表明寶寶已經吃夠了,媽媽就不要再喂了。而對于大寶寶也是一樣,當他們對吃飯表示抗拒的時候,就不要威逼利誘讓他們繼續吃了。
2、干寶寶,愛生病
有些媽媽以為,小寶寶每頓都吃奶,攝入的水分足夠多了,就忽略了給寶寶喂水。還有的孩子長期用果汁、牛奶、飲料代替白開水。但調查研究證實,喝水少,或喜歡用果汁、飲料等代替白開水的孩子消化功能明顯比喝水多的孩子要好。
專家提示:水是人體所有新陳代謝的參與者,缺了水,人體所有“運作”都不能順利進行。所以,喝水少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發燒。此外,如果用果汁、牛奶和飲料等代替白開水,就會造成孩子攝入過多糖分,而過多的糖分不僅傷害了孩子的牙齒,還會影響他們的消化功能。
小編支招: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愛喝水、主動喝水的習慣,當一個水盈盈的“水寶寶”。一般而言,1-3歲的孩子每日應該攝入水分1200-1600毫升。冬春季節空氣干燥的時候,以及孩子感冒、發燒、嘔吐、腹瀉等情況下則更加應該多喝水。
3、生命在于運動,健康在于撒丫子跑
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農村的孩子往往比城里的孩子強壯、更少感冒發燒?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農村的孩子經常到處亂跑,運動量夠大。而城里的孩子都像溫室里的小花一樣,家長總會由于各種各樣的顧慮而不愿孩子跑太多。
專家提示:不愛運動的孩子食量小,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也比較弱,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發燒。此外,不愛運動的孩子由于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和柔韌性得不到鍛煉,整體素質都會下降。
小編支招: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的習慣要從小培養。而且,不但要運動,最好還是戶外運動。3個月至3歲的孩子,每天至少應有1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3歲以上的孩子每周應至少進行3次體育鍛煉。
4、貪睡的孩子更健康
貪睡總比睡不夠要好。有些家長生活作息不健康,常常熬夜,無形中也影響了孩子的作息。有些孩子常常晚上11、12點才入睡,第二天7點左右就要起床上幼兒園,長期的睡眠不足不但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身高跟不上“大部隊”,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專家提示:充足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經常睡眠不足,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下降,這時若遇上流感病菌,就特別容易“中招”,誘發感冒發燒。
小編支招: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對孩子而言很重要。爸爸媽媽應該注意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一般而言,1-3歲的孩子每天至少要有12小時的睡眠時間,而3-6歲的孩子睡眠時間也應保證在10個小時以上,并且應該在10前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因為人的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12點達到分泌的高峰。
5、邋遢貓貓愛生病
都說“病從口入”,可有些家長卻沒有注意保持孩子雙手的衛生。孩子不勤剪指甲,小手臟兮兮的,沒有好好洗凈又用手抓東西吃,病菌很容易入侵體內,從而導致感染發燒。
專家提示:嬰幼兒最愛探索,雙手到處亂摸,干凈不干凈都愛碰一碰,常常一雙小手黑乎乎的。然而,凡是傳染性疾病,大部分都是接觸口鼻入侵的,所以,注意孩子雙手的衛生,是預防交叉感染的重要一步。
小編支招:孩子到了1歲半左右,爸爸媽媽不但要勤幫孩子洗手,還是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式,以最大限度避免病從口入。
6、內向的孩子抵抗力低下
性格內向也會導致孩子感冒發燒?你別不信,這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愛表達,就算遇到不開心的事業不會告訴爸爸媽媽,這種抑郁的情緒長期壓抑在心中,會降低他們的抵抗力,從而使他們更容易患上感冒發燒。
專家提示:研究表明,性格內向的孩子相對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一是由于消極的情緒容易降低孩子的抵抗力;二是因為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更依賴規律的睡眠和飲食獲得安全感,而一旦他們的睡眠和飲食習慣發生變化,他們就容易產生心理負擔,從而使得免疫力下降,誘發感冒發燒等多種疾病。
小編支招:對于性格內向的孩子,爸爸媽媽應該多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關注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同時要多與他們交流,引導他們把不開心的事說出來,排解心里的壓力和煩惱。此外,家長經常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也有助于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開朗。
![]() |
上一條資訊: |
下一條資訊: |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
【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