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多發疾病。通常冠心病的支架誤區都有哪些嗎?下面我們就來為您詳細介紹。
在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患者經正規藥物治療仍舊有心絞痛,這說明血管狹窄比較嚴重了,最好能夠做冠脈造影以觀察血管狹窄的情況。一般來說,血管狹窄大于70%就應該考慮放支架了。但是在臨床上,醫生們通常會遇到三種情況:
1、久拖不愿做手術,使心臟長期缺血,心功能不全,導致治療不及時或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2、對冠心病過度恐懼,不需要進行心臟介入手術卻盲目要求醫生放置血管支架。心臟介入手術有其相應的適應征,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科學選擇治療方法。
3、認為放了心臟支架就萬事大吉,血管可以永遠保持通暢,因此飲食、用藥、抽煙喝酒等方面隨意放松,結果導致病情復發。
對于那些放入支架后的冠心病患者,醫生建議一定要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和病情,配合藥物治療,再做好以下六招,以便鞏固手術治療的效果和避免復發。
1、保持穩定和樂觀的心態。情緒激動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缺血,因此患者要自覺養成遇事不急不躁、勞逸適度的生活態度。
2、堅持按時服藥。冠心病是終身預防的疾病,放了支架后,還應該繼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拜阿司匹林,如果仍有癥狀,還需服用消心痛等擴冠藥物。另外,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讓其達標。
3、隨身攜帶救命藥。患者要隨身帶藥物如硝酸甘油,發生心絞痛時,可以舌下含服藥物。
4、定期檢查。包括檢查血壓、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如果這四項指標不能保持在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會面臨復發危險。原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更要重視原發病的治療和定期檢查(2-3個月復查一次)。
5、自覺戒煙酒,保持低糖低脂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6、適當運動。發病后2-3個月,患者可以開始適當運動。目前認為,相對安全的形式是散步(每次20-30分鐘,每周5次)。如果有累的感覺或脈搏超過110-120次/分鐘,就應該立即停止運動。
以上就是冠心病支架誤區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