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應對皮膚病?在炎熱的夏天,高溫和雨水增加。這種潮濕高溫的天氣適合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此外,強烈的紫外線輻射和蚊蟲叮咬往往會誘發各種皮膚病。如果你在夏天遇到皮膚病,不要驚慌,只要正確處理就可以了。
夏天如何應對皮膚病?
1.細菌感染性皮膚病
細菌性感染性皮膚病一般由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和變形桿菌引起。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熱毒在皮膚上堆積所致,如毛囊炎、丹毒、膿皰瘡、腋癬等。患者可遵醫囑,口服青霉素類抗生素。在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抗炎和抗感染治療。平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服,每天至少洗一次澡,不要觸碰傳染源。
2.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夏季悶熱潮濕,腳氣是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分為深部真菌和淺層真菌。真菌感染通常侵犯體表、角質層、毛發和甲板,因此常見疾病包括手足癬、股癬、體癬和花斑癬。這種情況下,以外治法為主,針對抗真菌治療。一般真菌比較頑固,患者用藥療程長。瘙癢和皮疹完全消退后,需要再次涂抹15天,以鞏固病情。病情較重的患者,如灰指甲、體癬等,應根據醫生指示口服抗真菌藥物。不要隨意穿別人的鞋,勤換鞋襪,盡量穿透氣性較好的鞋襪,注意皮膚衛生。
3.昆蟲毒素皮膚病
昆蟲毒素皮膚病,顧名思義,是由昆蟲叮咬和繼發傷口感染引起的。蚊子、黃蜂、毒毛蟲的毒液或毛刺會刺傷皮膚,在皮膚中釋放大量毒液,導致刺激性皮炎。此外,皮膚接觸被毒液或有毒毛發污染的物品會導致皮炎。爐甘石洗劑可用于蚊蟲叮咬,每日3~5次。嚴重者應口服抗過敏止癢軟膏。皮膚接觸到有毒的隱翅蟲或其污染物后,需用堿性溶液快速擦洗局部,或用透明膠帶反復粘貼局部,但不能用手抓傷或用熱水燙傷。瘙癢嚴重時可口服抗組胺藥,全身癥狀明顯者口服糖皮質激素。被蜜蜂蜇傷時,要采取積極的消炎止痛治療,然后配合局部放血拔罐。夏天做好防蚊工作,盡量不要在家里養寵物,出門穿長袖長褲,備好花露水和涼油。
4.太陽下高溫燒傷引起的皮膚病
夏天紫外線強烈,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會造成皮膚損傷,如太陽紅疹、曬傷、光敏性皮炎等。輕微曬傷可用濕毛巾或冰塊處理,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出門前要防曬。夏天盡量少吃過敏的食物,比如芒果、無花果、芹菜、歐芹、菠菜和檸檬,因為這些食物會吸收紫外線,從而加重病情。
導醫網溫馨提示:炎熱的夏天,炎熱潮濕,皮膚容易出現過敏的緊急反應,最常見的是夏天的皮炎和痱子。平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溫不要過高,選擇寬松吸汗的衣服,保持皮膚干燥干凈。皮膚癢的時候可以涂爐甘石洗劑。皮膚癢的時候可以吃抗組胺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