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瘀指的是人身體內某一部位的氣運行不順,產生阻滯的病理。臨床表現主要是局部出現脹滿或疼痛的癥狀。氣滯久則可引起血瘀,形成氣滯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劇(刺痛拒按),甚則結成腫塊或腐損肌肉。
一、氣滯血瘀的形成原因
氣滯血瘀體質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與情緒、飲食、年齡、環境、疾病等諸多因素有關。例如:
(1)情緒抑郁、緊張,性格內向,有不順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結日久,影響氣血運行;
(2)嗜食油膩、甜食,血脂過高,或飲食過咸,或飲水不足,均能使血液過分黏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3)氣虛、陽虛體質,推動功能減退,導致氣血運行遲緩或瘀積;
(4)生活環境寒冷,血管長期痙攣,血行遲緩或凝滯于微血管;
(5)缺少運動鍛煉,心肌收縮力減弱,氣血運行遲緩;
(6)近代研究發現,各種慢性炎癥引起局部組織郁血、水腫、粘連,或病理產物停積于局部,影響氣血運行。
二、氣滯血瘀的發病傾向
氣滯血瘀體質的發病傾向,大多具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征。例如:頑固性頭痛、抑郁癥、腦梗塞、心肌梗塞、膽囊炎、腸功能紊亂、乳腺小葉增生、痛經、子宮肌瘤、惡性腫瘤等。
古今醫家經過長期醫療實踐,提出"氣滯血瘀,百病叢生"的觀點,是有實踐基礎的。醫學研究證實,微循環瘀阻,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說法。
三、氣滯血瘀的癥狀
偏重于氣滯:胸悶喜嘆息,兩脅、胃、腹脹痛,噯氣,咽部如有異物梗阻,性格內向,憂郁寡歡,心胸狹窄,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女性乳房、小腹脹痛,舌色暗,脈弦等
偏重于血瘀:口唇爪甲紫暗,皮膚青紫斑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絞痛固定不移,或觸及腫塊,面部色素沉著,眼圈黑,黃褐斑、女性痛經,經色紫暗夾有血塊,或閉經,舌紫暗或有青紫斑點,舌下靜脈郁血,脈澀等。
實驗檢查參考:微血管扭曲、淤阻、局部組織缺血或出血,血粘度增高,靜脈壓力增高,局部有充血、出血、水腫、粘連等變化,B超、X線等影象檢查,局部密度增高,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等。
1、覺得說話有氣無力或中氣不足,經常覺得疲累、不想說話;
2、臉色蒼白或比較黯淡;
3、經常性心悸、胸悶,或陣發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氣;
4、出現脅肋刺痛、黃疸、納差、腹脹等癥狀;
5、肢體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足逆冷或發熱;
6、女性經前或行經時小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行而不暢,逐漸增多,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后則痛感減少或消失,伴有經前胸肋脹痛;
7、男性少腹、會陰、睪丸墜脹不適,或有血尿,血精。舌質紫或有瘀點;
8、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細。
氣滯血瘀型痛經癥狀:
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癥。不同類型不同表現,那么氣滯血瘀型痛經癥狀有哪些?氣滯血瘀型痛經常會伴有經前或經期下腹脹痛,拒按,經量少,經色紫黯夾血塊,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月經干凈后疼痛消失,伴胸脅、乳房脹痛,痛甚伴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舌質紫暗,有瘀點瘀班,苔薄白,脈弦或弦滑等癥狀。
四、氣滯血瘀如何診斷
氣滯血瘀證,是氣機郁滯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現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胸脅脹問,走竄疼痛,急躁易怒,脅下痞塊,刺痛拒按,婦女可見月經閉止,或痛經,經色紫暗有塊,舌質紫暗或見瘀斑,脈澀。
氣滯血瘀證,是氣機郁滯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現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所致。
病機分析:本證以情志不舒,同時伴有胸脅脹問、刺痛,女子月經不調為診斷要點。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條達氣機,調節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襲肝脈則肝氣郁滯,疏泄失職,故情緒抑郁或急躁,胸脅脹問,走竄疼痛;氣為血帥,肝郁氣滯,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內停,故漸成脅下痞塊,刺痛拒按;肝主藏血,為婦女經血之源,肝血瘀滯,瘀血停滯,積于血海,阻礙經血下行,經血不暢則致經閉、痛經。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均為瘀血內停之癥。
五、氣滯血瘀的食療方案:
1、川芎煮雞蛋:
組方:雞蛋兩個,川芎9克,黃酒適量。
制法:鍋置火上,加水300毫升,放入雞蛋、川芎同煮。雞蛋熟后取出去殼,復置湯藥內,再用文火煮5分鐘酌加黃酒適量。起鍋。
用法:吃蛋飲湯。日服一劑,5劑為一療程,每于行經前3天開始服。
2、黑豆紅花飲:
組方:黑豆30克,紅花6克,紅糖30克。
制法:將黑豆揀去雜質。洗凈。把黑豆、紅花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爛,除去黑豆、紅花留汁,加紅糖攪勻即成。
用法:每日服兩次,每次服一杯(約10~20毫升)。
3、桃仁桂魚
組方: 桃仁6克,澤瀉10克,桂魚100克。
制法: 桂魚去鱗、腮、內臟,與桃仁、澤瀉一起,加入蔥、姜等 佐料,一同燉熟。
功效: 活血化瘀,除濕通竅。
用法: 食魚喝湯。
4、刀豆殼散
配方: 老刀豆殼適量。
制法: 將老刀豆殼焙干研末。
功效: 和中下氣,活血散瘀。
用法: 每次10克,用黃酒調服,可連用5日。
5、山楂紅糖湯
原料:山楂10枚、紅糖適量。
做法:山楂騎洗干凈,去核后攪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約20 分鐘后,放入適量紅糖即可。
五色果蔬養顏經:山楂、紅糖均是補血之物,利于活血化淤,有細致肌膚的作用。
六、氣滯血瘀體質的生活調養
研究發現,人體長期處于氣滯血瘀狀態,組織缺血,細胞處于“饑餓”狀態,會加快衰老。因此,對氣滯血瘀體質而言,行氣活血有預防衰老的功效。
在生活上,應保持愉快的情緒,有助于改善氣血運行。避免大怒、驚恐、憂思等不良情緒對氣血運行的影響。
堅持體育活動,運動量因人而異。每次運動鍛煉應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體內的水分通過呼吸、皮膚蒸發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減少,導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緩慢。所以,氣滯血瘀體質平時宜多飲水,每天攝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約8杯水)。
老年人因元氣的推動功能減退,容易導致氣滯血瘀。宜堅持“快步走”運動。據測試,“快步走”時所吸入的氧氣,是人體安靜狀態下的8倍,能大大改善“血瘀”狀態。
“寒則氣滯”、“寒則血凝”,氣滯血瘀體質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環境的時間不宜過久。冬季室溫應不低于攝氏20度。夏季使用空調降溫,室溫也不宜過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左右。每天用熱水泡浴,有利于改善全身氣血運行,如能定期進行藥浴、按摩,則效果更好。
泡腳小貼士:
氣血不通暢,在冬天里容易有手足冰冷的癥狀,特別是女性,睡覺之前,令人特別難受。下面有一個小方法,可以改善這樣的癥狀:
黃芪10克 當歸10克 葛根10克 川椒5克 紅花5克 以紗布將所有材料包起來并扎緊,加適量水浸泡20分鐘后再燒開,煮10分鐘后倒入盆中調到適當溫度,每天泡上10分鐘就可以了。
這道配方可以活血通經,雙腳常冰冷的人可以每天泡,讓血液循壞更好,漸漸改善冰冷的痛苦。
醫生提醒:
很多氣血不通暢的女性,都是由于生活方式或者飲食習慣等引起,在此,對于有氣滯血瘀癥狀的女性,提出幾點經期調養措施:
(1)每個月那幾天是千萬不能受涼的,淋雨,坐草地,涼水洗腳,甚至頭三天洗頭發都不能。因為冷的刺激會使子宮血管收縮,造成血量過少,甚至停經。
(2)心情一定要好,不要太勞累,也不能太緊張。
(3)晚上要早點休息,不要劇烈運動,也最好不要提太重的東西。
(4)不吃或少吃油膩生冷食物,不宜食蘿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理氣、活血、寒涼性的食物。
(5)喝紅糖水,可以補充體內流失的鐵質。
(6)經期,經后的營養補充很關鍵。
(7)如果這一次有痛經的現象,那在下次來前的七天就要準備吃一些當歸,大棗,阿膠,等調理氣血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