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關節脫位時心慌,不知道該怎么辦。看著自己失去能力的四肢,很多人都會失去思維能力。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預防,這需要運動前的準備。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什么運動容易導致關節脫位,如何預防?
為什么運動容易導致關節脫位?
這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人們往往不注意運動方式或者運動強度過高,四肢關節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導致關節錯位。比如在最常見的情況下,運動時四肢突然落地,沒有時間反應,或者反應后對其作用力過大,會導致關節瞬間受力過大,造成脫位。此時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普遍受損,關節周圍沒有其他組織可以保護關節,所以很容易出現關節脫位。如果韌帶和肌肉得不到修復,很可能會導致頻繁的脫臼。
運動時如何預防關節脫位?
1.做好安全措施
運動前采取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很多運動可以穿相關的護具,可以保護局部的韌帶和肌肉,所以即使有很大的阻力,也不容易造成關節脫位。所以,不管你有沒有運動經驗,最好都穿上防護服,保證自己的安全。
2.變暖
運動前的熱身可以有效地活動各個關節,保持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處于最佳狀態。這樣在受到外力沖擊時,韌帶和肌肉的耐受力相對增加,可以有效防止關節脫位。一般來說,熱身可以考慮體操或者短時間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果人們長時間不運動,可以考慮在運動前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拉伸訓練。這樣,我們就不會失去太多的體力,也能更好地鍛煉全身。
3.逐步運動
運動時,我們必須保持循序漸進。不管有沒有熱身,人們的容忍度都會增加。因此,從低強度到高強度的漸進運動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運動方式。如果突然從低強度轉為高強度運動,很可能會讓身體一下子無法適應,力量的巨大變化也會導致關節錯位。
4.放松你的身心
運動一段時間后,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適當放松,有利于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使身體從疲勞中快速恢復。如果身體長期處于過度疲勞狀態,在出現危險時很容易無法及時防御,容易導致關節脫位。
一般只要你合理科學的運動,就不會導致關節脫位。人的身體承受能力通常較強,持續運動后體質會有明顯改善。因此,你不必糾結于運動中是否會出現關節脫位。只要保持高度的意識,做好熱身和保護,一般不會出現關節錯位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