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i0uw"></strike><fieldset id="oi0uw"><input id="oi0uw"></input></fieldset>
    <ul id="oi0uw"></ul>
  • <tfoot id="oi0uw"></tfoot>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首頁專病 >> 糖尿病 >> 正文

    何為代謝綜合征


    日期: 2012 - 10 - 22   作者:   來源: 中國導醫網   責編: pwl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代謝綜合征,是指在一個人身上多種代謝異常情況同時存在的現象,包括: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高血壓、血脂紊亂、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島素血癥伴胰島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癥等。

      代謝綜合征,是指在一個人身上多種代謝異常情況同時存在的現象,包括: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高血壓、血脂紊亂、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島素血癥伴胰島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癥等。

      2004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公布了我國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具備以下4項中的3項以上者可診斷代謝綜合征:

      1.超重和(或)肥胖:體重指數≥25kg/m2;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及已經確診糖尿病者;

      3.高血壓:收縮壓/舒張壓≥ 140/90mmHg者;

      4.血脂紊亂:空腹血甘油三酯≥

      1。7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0。9mmol/L、(女)<1.0mmol/L者。

      現狀不容忽視

      由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血脂異常等組成的代謝綜合征,已經是當前不容忽視的問題,它增加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危險,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且經常“狼狽為奸”。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城市20歲以上的人群中,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4%—16%,即每6—7個人中就有一個。

      國外報告的一項針對35—70歲人群的調查表明,代謝綜合征患者在未來7年中,每8個人就會有1人因代謝綜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導致的心血管事件發生數量是正常血糖者的4。5倍;代謝綜合征患者死于中風、患心臟衰竭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肥胖是源頭

      肥胖是代謝綜合征的發病源頭,心血管病是代謝綜合征的后果。

      據我國新近公布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中國人群肥胖的特點是腹型肥胖,或者稱為中心型肥胖。在代謝綜合征患病人群中,腹型肥胖是最常見的組成成分。肥胖直接帶來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觀有研究表明,當體重指數超過30kg/m2時,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提高10倍。

      代謝綜合征的發病是長達數年且悄無聲息的過程,猶如海里的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僅僅是冰山的一角。一旦出現了血糖異常,或高血壓,血脂異常,都說明潛在的復雜疾病正在發展,已經不可等閑視之了。

      防治是當務之急

      對代謝綜合征采取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已是當務之急。

      對于代謝綜合征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早發現并進行干預,對他們進行有效、有序的健康教育和治療管理。

      一般認為,代謝綜合征的危險因素有:

      1.年齡超過40歲;

      2.有1項或多項代謝綜合征組成成分(如肥胖高血壓);

      3.患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痛風、多襄卵巢綜合征等疾病;

      4.有相關疾病家族史: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尤其是多項組合。

      那么如何積極地預防和治療代謝綜合征呢?首先是減少身體內過多的脂肪,特別是腹部;減少飲食中攝八過多的脂肪和糖類;加強體育鍛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防治代謝綜合征,主要目標是預防臨床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減少心血管危險事件,降低病殘和死亡的發生率。

      為了讓更多的人遠離這個無聲殺手,應該對體重超重者盡早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對改善生活方式后仍未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應選擇藥物治療,針對組成代謝綜合征的每一項疾病進行多環節的聯合治療。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69堂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