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的標準是什么?慢性前列腺炎雖然比較難治,但在經過醫生與患者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加上有效的綜合治療措施,絕大多數患者還是可以治愈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斷是否已經痊愈的問題上卻存在著許多模糊不清的問題和許多錯誤觀念。
在臨床工作中,有很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常憑借自己的感覺來判斷疾病是否治愈,一旦自覺癥狀消失,就認為疾病已經痊愈,不再進行徹底治療和連續的隨訪觀察。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并且可能導致疾病的反復和不能根治,因而也是有害的,因為患者的主觀感覺與客觀檢查經常不一致。上述問題的各項標準中,有匙是患者能夠直接感受到的,例如某些不舒服的感覺明顯緩解或消失.但有些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化驗才能夠確定的。對于沒有臨床癥狀的炎癥性前列腺炎(Ⅳ型前列腺炎)患者,則只有通過醫生的檢查來判斷病情的變化。
以上各項作為臨床治愈標準,也可以根據各標準對照,制定出治療有效(改善)或病情程度減輕的標準,以判斷治療效果。但是臨床治療效果的確定常常是根據患者的自我描述,而缺乏客觀證據。此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伴有神經官能癥,主觀癥狀較重并可能與客觀檢查經常不一致,使臨床判斷治療效果較為困難。
理論上講,慢性前列腺炎經過系統治療后,EPS常規逐漸恢復正常且細菌培養陰性,是應該與臨床癥狀的好轉或消失平行的,以往的學者和患者也都是這樣理解這個問題的。但由于近年來對前列腺炎的深入研究,使得人們認識到,EPs內的白細胞、前列腺內的細菌等檢測指標與前列腺炎的臨床癥狀之聞缺乏明確的相關性,而人們更加關注前列腺炎帶給患者的不適,即臨床癥狀的輕重,治療的目的已經由原來的根治前列腺炎,即“在一定時間內的前列腺液常規檢查正常且細菌培養陰性”,轉化為控制或消除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因此,現代的前列腺炎治愈標準似乎僅僅局限在“自覺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這一項任務上了。當然,這種治愈標準還沒有完全為學者們所接受,況EL患者的具體病因和病情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男性不育癥患者合并前列腺炎,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恢復生育能力,而EPs內的白細胞可能對精子的活力特性及受孕能力具有潛在的不良影響,人們還是希望將降低EPs內的白細胞看作是治療的目標之一。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中老年男性PsA增高合并EPS內的白細胞增高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