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i0uw"></strike><fieldset id="oi0uw"><input id="oi0uw"></input></fieldset>
    <ul id="oi0uw"></ul>
  • <tfoot id="oi0uw"></tfoot>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專題 >> 針灸申遺 >> 相關評論 >> 正文

    傳統醫藥“申遺”要的是“名分”


    日期: 2010 - 11 - 26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牽頭人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沈志祥就表示,傳統醫藥早已成為中國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絕不能用“日益壯大還是日漸式微”這樣簡單的詞匯來判斷。他更坦言,傳統醫藥申遺,要的其實就是一個“名分”。

      和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昆曲、古琴比起來,中國的傳統醫藥走上“申遺”之路似乎令人感到一絲驚異。此次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牽頭人之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沈志祥就表示,傳統醫藥早已成為中國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絕不能用“日益壯大還是日漸式微”這樣簡單的詞匯來判斷。他更坦言,傳統醫藥申遺,要的其實就是一個“名分”。

      草案完成 年內申報

      今年春節前后,沈志祥一直忙于和參加此次傳統醫藥“申遺”工作的醫生們進行研討,討論中國傳統醫藥申遺的具體內容。經過多方論證,在春節前的一次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醫生組會議上,醫生們終于確定,將涵蓋中醫理論、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和民族醫藥(含藏醫藥和蒙醫藥)等八小項內容的中國傳統醫藥“打包”,整體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這標志著中國傳統醫藥申遺程序正式啟動。

      “我們為正式啟動‘申遺’已經工作了兩年多。”沈志祥告訴記者,早在200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已經開始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醞釀,一方面組織有關醫生進行了仔細的調研,另一方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持溝通。當時的初衷之一是,“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在關注申報,為防患于未然,中國也應積極申報”。

      按照傳統醫藥“申遺”的時間表,去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始對有關傳統醫藥進行最后的調研和資料整理工作,并開始編撰保護名錄。目前,“中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方案”的草案已完成起草,預計年內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

      沈志祥表示,“申遺”是一個系統繁雜、任務量很大的工作。傳統醫藥申遺要過“國家級”和“世界級”兩關”,即先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后再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博大精深 “整體打包”

      傳統醫藥博大精深。在記者剛剛拿到的一份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擬訂的《中國傳統醫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此次“打包申遺”的八項內容打印了整整11頁,其中既有陰陽五行、奇經八脈、望聞問切等傳統醫藥實踐觀察方法和知識體系,也有飲食養生、五禽太極等養生哲學,更有推拿拔罐、針灸湯劑等治療方法、組方理論。此外,蒙醫、藏醫等民族醫藥也被歸入傳統醫藥行列。

      “打包申遺就是因為傳統醫藥太博大精深了。因此,只能‘打包’成整體‘申遺’。”

      當然,“申遺”的另一個原因也是怕其他國家搶先。“韓劇《大長今》去年很流行,很多人大概都記得,里面就有針灸源于韓國的說法。而且中國傳統醫藥界流行一句話:中國原產,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獲。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東醫’都源自中國傳統醫藥,三者同根,十分相近。如果中國不及時申報,日、韓搶先的可能性很大。”

      “申遺”旨在繼承發展

      根據規定,全世界各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只要齊備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3個基本條件均可申報: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處于瀕危狀態;有完整的保護計劃。但當傳統中醫藥“申遺”擺上桌面時,是日益壯大還是日漸式微,一個似乎很容易的判斷開始變得不那么簡單。

      沈志祥對此的解釋非常簡短:“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意味著要消亡。”世界遺產包括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兩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文化遺產遺址、歷史名城、文化前景等20多項,傳統醫學屬于第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一是要繼承,二是要發展。中醫在中國還處于發展階段,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發展促進繼承。

      在支持“申遺”的醫生中,也有不少人對于中醫藥的發展充滿憂慮。他們提供的一組數字顯示,清末民初,我國有中醫80萬人,1949年有中醫50萬,現在僅有27萬人。目前,各中醫院僅有約10%的中醫開湯藥方,即按中醫思路看病的不到3萬人。而中藥的申報也需要按照西藥的申報步驟來進行。一位廣東省的中醫教授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觀念是重西醫輕中醫,特別是醫學院的學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西醫教育,很難真正理解五行、陰陽等中醫理論。此外,眼、耳鼻等中醫小科也已瀕臨消亡邊緣,很少有人應用。處于如此境地的傳統醫藥,確實存在著“牧師管和尚”的尷尬境地,需要必要的保護措施。“申遺”也許就是這樣的一把“保護傘”。對此,沈志祥明確表示:“傳統醫藥申遺,我們要的就是名分。”

      醫生建議 分解申報 更易人解

      清代咸豐光緒年間打擊假藥布告、手抄驗方,還有明末崇禎年間的自制藥單……總共600多件中醫文物,是年近七旬的文物醫生宋兆麟先生近年來最珍視的一批收藏。宋先生既是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同時也是中國傳統醫藥“申遺”工程的顧問之一。

      “在我看來,傳統醫藥申遺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大發明,是真正的傳統文化,很有研究價值,而且和億萬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應該加以保護。”說到傳統醫藥申遺,宋兆麟語氣格外強烈。他透露,經過兩次醫生組會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部分文物、民俗醫生們已經開始對此次傳統醫藥申遺的代表作名錄進行討論。有些醫生認為,擬訂的中醫藥名錄僅僅記錄了目前傳統醫藥的價值和歷史,以及包含部分,但是對于現存文物瀕危狀況和文化生存狀態缺乏描述,對保護計劃的闡述也很少,名錄的內容還需要進行部分修改。

      宋兆麟同時透露,傳統醫藥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不存在任何阻礙,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希望也很大。“中醫博大精深,涵蓋范圍確實太廣了,有很多還和我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關。對外國人來說,這部分內容可能比較難以理解。我感覺,如果申報能夠更具體一些,比如分解為針灸或中醫骨科等,也許會更容易為外人所了解。” (劉墨非)

      相關資料

      600多件珍貴收藏 講述中醫老號滄桑

      年近七旬的文物醫生宋兆麟先生,近年來收藏了一批清代咸豐光緒年間的打擊假藥布告、手抄驗方,還有明末崇禎年間的自制藥單,以及各式年代久遠、顏色已經發黃的藥方等等,這些總共有600多件中醫文物,宋先生極為最珍視。宋先生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而他同時也是此次中國傳統醫藥“申遺”工程的顧問之一。

      ●兩張同仁堂藥單最為珍貴

      宋先生的藏品中,最有意義的莫過于兩張出自北京同仁堂的藥單。這是他幾年前從一位山西老鄉手中收購來的。這讓宋兆麟開始關注同仁堂這個有名的中醫老字號。“這兩張藥單用的都是厚草紙,約二尺長、一尺寬,保存得很完好。”他告訴記者,藥單上方是幾家藥店的名字,下方則密密麻麻印著同仁堂出品的藥物名單。根據考證,藥單的印制年代大概是在明末崇禎年間,其用途是為地方藥店采購同仁堂藥品提供參考,相當于一份最原始的“藥品目錄廣告單”。“這兩張藥單可不簡單,根據現代的史書記載,同仁堂開始于清代康熙八年。這兩張藥單的出現,說明此前已經有了同仁堂的字號,這很可能將北京同仁堂的歷史提前五十多年。”

      ●中醫文物收藏全與同仁堂有關

      宋兆麟的中醫文物收藏多是文書一類,而且全部和同仁堂有關。除了那份原始“藥品廣告單”,一套清光緒年間的7冊手抄本同仁堂驗方也異常珍貴。這份出自同仁堂第四代老板樂志繁之手的驗方手冊,記錄了同仁堂診治的眾多病例和藥方。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收藏品是清代咸豐光緒年間的一份“打假公告”,內容是同仁堂發現了冒充的藥品,在得到清政府同意后將這個消息公之于眾。

      “所有這些珍貴藏品,都是我在舊貨市場或是從老鄉手中無意中淘出來的。類似的中醫藥文物,在舊貨市場上特別多。面對眾多珍貴的中醫典籍、文物散落民間的境況,宋先生顯得十分惋惜:我國上千年的中醫歷史,有那么多文物、典籍、遺址,最令人遺憾的就是,至今沒有一個正規的地方可以收藏它們,也沒有及時的登記、整理措施,很多文物就這樣散落了。

      ●正在撰寫一本《同仁堂老檔探秘》為了讓手中的同仁堂文物保存下去,宋先生正在寫一本名為《同仁堂老檔探秘》的小書,他希望書寫完之后,能為這些同仁堂文物找到一個可以棲身的“家”。“就算是把那些老藥方裝裱在鏡框里,掛在同仁堂藥店里也好啊,能讓大家多了解同仁堂的歷史,感受一下中國中醫文化的滄桑。”(劉墨非)


     ·  針灸申遺成功能帶給我們什么?
     ·  針灸申遺 向世界亮出中醫藥“名片”
     ·  針灸申遺成功 讓中醫離百姓更近些
     ·  中醫針灸申遺成功打響中醫保護戰
     ·  中國針灸申遺竟遭韓國反對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青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丁香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办公室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99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