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之“喜” 有助中醫針灸的保護和傳承
中醫針灸是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其“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
針灸學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最古老的科學之一,這一古老的醫術,在國人心目中充滿著神秘色彩。至今,春秋時期的扁鵲、東漢的華佗等“神醫”利用中醫針灸的方法“妙手回春”的故事仍被人廣為流傳。在新中國成立后,中醫針灸也出現了更多的先進治療方法,逐漸被更多醫學醫生重視起來,至今仍在醫學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時,針灸的國際化和專業化進程也在加快,據統計,現在,在全世界已經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針灸醫療,從事針灸的人數約20-30萬人,有些國家和地區還在開展針灸教育與針灸研究工作,針灸療法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此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醫針灸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標志著中醫針灸這一歷史悠久的中國“藝術杰作”得到了世界級的認可和肯定,這對中醫針灸的促進作用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可以讓這一古老的醫學“藝術”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世人更多的關注下,對行業的影響作用將會越來越大,對于其醫療市場的擴展是非常有利的,這也是中醫針灸申遺成功的最直接的影響。
其次,隨著中醫針灸得到人們關注和市場不斷的擴大,也會促使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推動整個中醫針灸發展壯大也將成為日后的趨勢。
申遺成功之“憂” 中醫針灸發展障礙重重
在健康保健、科學養生觀念被大力提倡的當代社會,中醫針灸無疑成為醫療保健市場的“明星”,申遺成功之后不少學者也提出了“針灸行業形勢大好、前途一片光明”的樂觀論調。
不可否認,針灸是當今中醫行業的“一枝獨秀”,而申遺成功對于其國際化發展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表面來看,形勢喜人。然而,不管是針灸本身,還是整個中醫行業,幫考網記者在深入了解后發現,行業內部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
一直以來,針灸科都只是一些大型綜合性醫院中的附屬輔助科室,它的學科地位無足輕重。另外,隨著西醫的迅猛發展,加之一些不夠全面的宣傳,在國內大部分地區,針灸科已幾乎等同于康復科,似乎只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如中風恢復期、后遺癥期及一些慢性頸腰腿疼等。雖然中國在針灸研究上處于國際領先的地位,但缺乏臨床實踐的呼應以及與傳統醫學的融合不足,這些都是現行醫療體制下針灸科創收不利而產生的結果,使得國家雖然重視但在現實中并未得到踐行。
這種“綜合醫院不重視中醫,中醫院不重視針灸”的情況讓大部分從業人員感到憂慮,由于針灸科自身創收實在太少,很多醫師不僅待遇相對較低,而且不能得到真正的重視,因此,針灸人才流失成為了整個行業發展的攔路虎。
同時,由于中醫行業傳統的抽象性特征以及中醫針灸的系統化發展不完善等原因,使得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中醫“偽科學”的思潮,而張悟本、李一等“神醫”的倒下,更是讓中醫及針灸行業陷入了困境。
另外在國際化進程中,由于東西方的文化背景與醫療觀念的差異,當西方社會接觸到針灸時,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西方的評價標準來衡量與對待針灸醫學。
至今在全世界140多個擁有針灸醫療的國家和地區當中,通過立法正式承認針灸的不過十分之一而已。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衛生主管部門,由于種種原因不承認針灸是醫學專業,否定針灸醫生的行醫資格,甚至將其排斥于醫藥衛生界之外。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針灸界良莠不齊,損害了整個中醫行業的形象,這也使得針灸的國際化發展之路障礙重重。
申遺成功值得慶賀,也同樣值得深思。在這亦喜亦憂的背后不難看出,推動我國醫療改革、加強中醫針灸的國際化交流研究、促進針灸及整個中醫行業的向前發展,才是我們當前的務實之需。在記者采訪接近尾聲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中醫向幫考網記者呼吁,“希望此次申遺成功將成為中醫針灸進一步發展的有利契機,我們期待更多的了解和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