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香港地區確認自2003年2月以來的第一宗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個案。 但這與2003年的類型不同,當年感染的病毒是H9N2,不過,卻與1997年香港地區出現的病毒株一致,同樣都是H5N1病毒。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發時節,所以應加強防范。
“另外,近些年來,除非典外,就是禽流感死亡率高,一旦人類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發生重組變異,將是最令人擔心的。”全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督導檢查醫生組成員、空軍總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曹晉桂表示。
毒株類型 與1997年的一致
日前,香港地區確認自2003年2月以來的第一宗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個案。而對于“H5N1”病毒株,許多人或許并不陌生,因為它曾經在1997年就“造訪”過香港。
當年,是發生在5月份,一名3歲男童被醫院宣告不治身亡。一個月后,經檢測確認為禽流感H5N1亞型毒株。而這也是禽流感首次將死亡威脅帶給中國。
雖然在2003年,香港地區也出現了禽流感的病例,但是罪魁禍首卻換了類型,并非是“H5N1”,而是“H9N2”在搗鬼。
秋冬時節 禽流感易流行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發時節,禽流感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由于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而冬天則正是禽流感病毒比較喜歡的時節。
另外,從專業角度講,目前最可怕的是甲流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重組。去年冬季,鐘南山院士曾表示,還應警惕甲流和禽流感發生重組變異的可能,因為這種情況若出現,“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災難”。
“確實,近些年來,除非典外,就是禽流感死亡率高,一旦人類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發生重組變異,將是最令人擔心的。”曹晉桂主任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