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i0uw"></strike><fieldset id="oi0uw"><input id="oi0uw"></input></fieldset>
    <ul id="oi0uw"></ul>
  • <tfoot id="oi0uw"></tfoot>
    健康咨詢熱線:020-66876599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879-1964  投訴: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醫搜 醫院
    導醫網首頁 | 預約掛號 | 導醫陪診 | 定點醫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資訊 | 在線問吧 | 視頻咨詢 | 婦科導醫
    您所在位置: 首頁 >> 專題 >> 2010健康領域熱點事件總結 >> 血庫告急 >> 正文

    獻血不僅僅需要愛心


    日期: 2010 - 12 - 08   作者:   來源:   責編:   閱讀次數:
    本文摘要: “全國用血大面積告急!”南京血荒、昆明血荒、青島血荒、北京血荒……在一些地方,醫院接到了“限血令”,手術被迫推遲。近日媒體對“血荒”現象的報道,引發公眾強烈關注。

      “全國用血大面積告急!”南京血荒、昆明血荒、青島血荒、北京血荒……在一些地方,醫院接到了“限血令”,手術被迫推遲。近日媒體對“血荒”現象的報道,引發公眾強烈關注。

      無償獻血作為一種公益行動,得到越來越多公民的響應。但社會無償獻血的積極性仍有待提高,僅僅靠街頭采血,未必能保證醫療用血需求。于是不少地區實行“獻血指標”,并予以適量補貼。你獻過血嗎?所在的單位有沒有類似鼓勵獻血的措施?

      光有榜樣不夠

      徐瑞娥(雜志編輯)

      這些年,區域性血荒時常出現。不過2010年的血荒似乎比往年來得更猛一些,大有發展成全國性血荒的趨勢,于是格外引人關注。

      分析一下血荒的原因,依然是幾個老問題。

      其一,獻血宣傳。這些年,有關獻血有利于健康的宣傳深入人耳,幾乎所有國民都通過各類媒體了解到:獻血不僅對身體沒有一點壞處,還有許多好處。這種宣傳力度夠了,深度卻不夠。入了耳朵,卻沒有深入人心。

      “有百利,無一害?天下哪有這么美的事情?真這樣,為什么大家沒有爭著搶著去獻血?”持有這種懷疑的人不在少數。由于始終覺得獻血多多少少會有“副作用”,所以一旦有人說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害處”,很容易被相信。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升級獻血宣傳的版本。不僅要告訴大家一個結論,而且要答疑解惑,讓人們知曉得越詳細,懷疑自然就越少。

      其二,無償獻血卻要有償用血,這點讓不少潛在獻血者卻步。雖然血站解釋得很清楚,輸血收的不是血液價格,而是血液處理和保管費用。不過仍有不少人覺得收費過高,這使得無償獻血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既然獻血者做出了個人犧牲,財政其實也可以在病人用血時給予一定補貼,讓病人及其家屬更能體驗到救命血來自他人無償奉獻,而不是自己購買的。這樣有助于促進更多的人自愿獻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其三,獻血僅靠愛心是不夠的。我的熟人中,經常獻血者不少是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員和大型國企職工。他們無償獻血之后,單位會給予一定的休假,貨幣補貼也不菲。相形之下,私企基本上都把獻血當成個人行為,不僅什么補貼都沒有,恐怕請一天事假休息一下,都會讓老板不高興。愛心是需要得到鼓勵、認同的,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你無私付出,周圍人卻很冷漠,愛心多半難以持之以恒。

      我們的社會,不缺少個人獻血100多次的榜樣,然而卻無法靠榜樣的力量解決血荒難題。可見獻血并非個人行為,它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工作,需要營造出“我要獻血”的社會環境。

      多點關懷和溫暖

      徐亞斌(教師)

      我先后三次獻血,每一次獻血都談不上“自愿”,也絕不是“被迫”,卻給我留下了溫暖,也讓我感到自豪。

      第一次獻血還是在大學時代。記得班級團支書把我們召集在一起,說明了情況,當即就有多人報名。那時也沒有什么物質補貼,但精神層面的關懷讓人難忘。從報名、體檢到正式獻血,三次出紅榜公布。抽血那天,食堂專門為我們準備了營養早餐,學校還派專車,由領導帶隊去血站抽血,系主任還到寢室來看望,班主任指定同學為我們整理聽課筆記,校領導指示食堂每頓為我們提供一個營養菜。其實,所謂營養菜,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番茄豬肝湯,但心里覺得很溫暖。

      工作以后,我又兩次獻血,情形和大學時代差不多。部門領導把問題放在桌面上,通報本部門的獻血“任務”以及歷年參加獻血的人員情況,然后征求報名。那時單位獻血工作做得很細,既善于營造氛圍,也充滿著人文關懷。報名剛結束,光榮榜已經張貼出來。獻血者還可以享受單位給的一周公假,工會還要帶上營養品到家里慰問。所有這一切,讓人由衷地感到:獻血是光榮的。

      說這些話,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我堅持認為,“血荒”的原因不在人心,而在于管理,是公共管理缺失所致——譬如,《義務獻血法》明文規定,義務獻血者在必要時享有優先用血的權利,但許多地方沒能很好執行,在操作上設置種種關卡讓人卻步。另外,獻血者用不到血,用血者不獻血,也傷害了獻血者的熱情。社會要給獻血者多一些人文關懷,造成“獻血光榮”的社會氛圍。

      釋疑要有針對性

      哈尼(策劃)

      獻血究竟有沒有危害,真搞不清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明星和領導人公開作秀,勸說人人獻血,也有很多朋友家人告訴你,他或她獻血后近視加深、虛胖明顯、頭暈力乏。

      有很多人樂意無償獻血。比如RH陰性血型俱樂部的成員們,每當媒體上報道某個RH陰性血型患者急需輸血的消息,就會有很多熱心人捋袖相助,他們明白,只有守望相助,才能維持這個特殊族群中每個人包括他們自己的生存繁衍。還有大量的農民工兄弟,鐵路上海站南廣場等來滬務工人員集中的地方,便是流動采血車最有收獲的地方。

      也有很多人樂意“被獻血”,為了獻血后得到的種種待遇。我看寬帶山論壇上,還有很多人會討論比較不同單位對獻血員工發放的補貼金額和休假時間,最少的是1天休假加500元補貼,最多的是5000元加兩周假期,普遍行情是兩三千元加一周休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少普通白領特別是房貸車貸壓力大的年輕人,覺得這筆補貼挺可觀,會積極獻血。不過,也有不少人有顧慮,不甘心放棄補貼,又怕真的有什么大危害。所以,要先上網求教,看看別人獻血后身體究竟有沒有不良反應。

      因為血壓偏低,所以我沒獻過血,沒有切身感受,看了大家的討論后我總結出一條:獻血可能真的沒什么大不了,關鍵在于身體底子好不好。

      在論壇里,不少大學生都說自己獻了N次,除了針眼附近出現淤血青紫,睡個覺就啥感覺也沒有了。所以,盡管學校只給200元補貼和一袋面包、一袋牛奶,學生們仍然普遍很樂意。還有帖子說,因為自己獻了血,RP(人品)好,所以兩次獻血后英語專業八級和專業四級考試都順利通過。但工作了幾年的白領,就明顯后遺癥較多,有人說有感冒、發胖、乏力等反應,是不是心理因素也說不清。很明顯,年紀大了,身體差了,思慮也多了。

      網上還有人說,未生育的男性別獻血,否則會對生育有影響。看了這帖子我心里嘀咕,先生在大學里獻了一次血,跟我結婚后又獻了兩次血,而我們最近正打算造人,不過兩三個月了還沒有成果。不會是因為這三次獻血吧——盡管覺得可信度極小,但也不能完全放心。

      所以我覺得,有針對性地釋疑是非常有必要的。獻血無害,但現在的解釋卻不能完全打消人們的顧慮。如果真有令人十分信服的宣傳,那么,單位補貼和指標就都不需要了。

      我們一家都獻過血

      周小平(咨詢)

      我和老公都獻過血,家里有好幾張獻血證。后來聽說有獻血證,家里人生病可以優先用血,我趕緊回家翻,只找到一張,是老公的。他19歲當兵以及后來上大學都獻過血。他說年輕小伙子,沒覺得有啥不良反應,睡一覺第二天又去打籃球了。

      我是上大二獻血的,那會兒每年各班都有獻血指標,40多個人2個名額,我是班長,必須以身作則。印象特別深的第一次獻血挺緊張,醫生說我血管不好找,我也不敢看了。醫生讓我來回攥拳,大概是促進血液流通,我一看到針管有毛衣針那么粗,心里有點害怕。好在一切順利,好像獻了400CC,不小的一袋子呢,挺有成就感。獻完血,沒啥不舒服,學校給30元讓吃小灶,還可以休息兩周。我同學被她媽媽接回家,天天炒肝、燉肝,大補一番。我就在學校大吃大喝,肉、魚,煮雞蛋一次倆,最幸福的是堂而皇之地混在宿舍不上課,窩在床上看小說。我休息,人家照常上課,兩周后剛上課就趕上古典文學考試,好幾道題沒見過。那次我得了64分,差點不及格,嚇出一身冷汗。

      工作后,單位有獻血指標,每次都有年輕人報名,總能完成。單位適當給些補助,也允許休息。幾年前獻血指標取消了,改成自愿獻血了,在一些繁華的街邊能看到采血車,感覺獻血的人不是很多。

      女兒高中時我們一起逛街,在路口看到一輛采血車,她立刻說要去獻血,我說她年齡不夠,再等幾年就可以了。因為這件事我有點吃驚,更多的是高興,覺得她長大懂事了,后來她上大學參加了獻血活動。

      至于社會無償獻血,這事往大了說,是一種公益,跟捐獻器官一樣。記得媒體報道戴安娜王妃車禍去世后不久就做了器官移植,因為她生前簽過相關協議,這在英國是很普通的事。往小了說,幫助別人也是幫自己,誰也不敢保證一輩子沒點磕磕碰碰的事。

      我覺得,要加強“一人有難大家幫”的宣傳,同時措施要到位,僅依靠街頭采血不夠。可以考慮把采血車開到大學、公司、企業集中的區域,相信年輕人很愿意參與這項公益活動,畢竟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寶貴的了。

      獻血“償還”不易

      小艾(文員)

      我沒獻過血。當年念大學的時候,學校里組織同學們去獻血,大家捋袖上前,我也很積極地報名了,結果因為體重不夠,被刷下來了。當時就恨我那塑料板身體啊。工作后,長胖點了,但沒人組織獻血了,也就懶得去了。

      “血荒”現象出現的一個原因,是手術量的增加。近年我國臨床用血量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長,獻血量跟不上。醫學專家總是說,獻血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但在現實生活中,獻血的人不多。世界高收入國家的獻血率達到4.54%,中等收入國家也有1.01%,而我們國家平均獻血率僅為0.84%。

      在中國,大學生和農民工是獻血隊伍里的主力軍。鬧血荒的時候,總見醫生、大學生捋袖救場。這次衛生部長陳竺帶頭捋袖,但除了衛生系統,很少看到其他部門的官員捋袖了。

      獻血是無償的,獻血者本人或親屬需要用血時,是可以償還的。國家希望通過用血償還機制鼓勵獻血。但獻過血后,卻發現償還并非易事。

      我父親前兩年大出血,搶救的時候輸了很多血。我弟弟是獻過血的,當時也想償還一下。一問,已經過期了。有效期是“獻血之日起5年內”。而且他是在北京獻的,我父親是在上海看的病。就算不過期,要得到償還也很不容易,里面的程序復雜。如果都能弄成功的話,也就是“免費享用其獻血量等量的血液量”,獻了200毫升,也就退200毫升的錢,但要得到這錢需從上海到北京來回折騰。

      不久前,央視采訪了一對曾參加過無償獻血的夫婦。他們前段時間雙雙遭受意外,在治療過程中輸了血。他們到血站報銷用血償還款。丈夫報銷了440元,雖然在血站只用了20分鐘就拿到了這筆錢,但他還是覺得麻煩。他說,如果當時在醫院直接從費用里面劃去就好了。跑一趟血站,來回打的還花了40元錢。妻子是在外地獻的血,要想拿到那筆錢,復雜了。

      獻血是無償的,用血是要錢的。雖然相關部門一再說,這錢是花在“裝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檢測、冷鏈儲運”等等方面,血站是不賺錢的。但說來說去就這幾句話,有誰耐心細致地給公眾算清這筆賬呢。


     ·  如何安全獻血
     ·  乙肝小三陽患者能給人獻血嗎
     ·  寧波規定獻血48小時內出意外最高可獲賠23萬元
     ·  10年累計獻血12000毫升 “異地”優惠用血卻受阻
     ·  采血淡季可能提前到來 血液中心呼吁冬季獻血
    上一條資訊:
    下一條資訊:
    中國導醫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中國導醫網同意并注明出處。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聯系我們。
        打印本頁 】 【 關閉窗口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東亞醫訊-導醫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6436號 京衛網審[2010]第005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99国产精品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产cosplay精品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天天爽夜夜爽8888视频精品| 国内精品欧美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丝袜美腿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桃花岛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