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市經幾個月調查發現,全市非法渠道進購藥品的鄉鎮衛生院13家,村衛生所(個體診所)20家,查獲“問題”人用狂犬疫苗1000多人份,貨值33萬多元;此外,還查獲其他疫苗18個品種67個批次,抓捕涉嫌制售假劣藥品犯罪嫌疑人8人。
疫苗是預防疾病用的藥物,接種疫苗是人類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方便的手段,也是增加低抗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包括必須接種計劃疫苗和多種自愿接種疫苗,而防疫對象大多為未成年人尤其以兒童為最。“假冒疫苗”的最大受害者是孩童,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未來和希望了,還有什么發展潛力呢?如此說來,“假冒疫苗”比假藥更可怕。
據統計,全國每年約有2000萬的孩子出生,幾年內至少要注射10多種疫苗,這是注射疫苗的固定群體,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是狂犬等臨時注射疫苗人群,注射人數大得驚人。這才讓不法分子從中看到背后蘊涵的商機,他們置孩子的生命于不顧,昧著良心生產假疫苗,大肆賺取黑心錢來滿足自己的貪婪和無恥。
一種疫苗從生產到注入人體,至少要經藥品生產商、銷售商、醫院三道程序,而最為重要的屏障在醫院。醫院作為“中間人”,一邊與銷售商打交道,一邊聯系著廣大群眾,如果醫院的進貨渠道有問題,假冒疫苗就會乘虛而入,這樣不但不會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還會給人的生命安全埋下隱患。
遏制假冒疫苗必須從源頭抓起。要加強流通渠道的管理,由國家統一指定生產企業,實行疾控中心直接供應,醫院不直接與銷售商發生關系,禁止私人診所使用疫苗,這樣相對要安全一些。藥監、衛生部門要加強對疫苗的監管力度,定期不定期抽查,一經發現假冒疫苗層層問責,特別深挖腐敗案件,堅持從嚴從重從快處理,加強處理過程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暢通舉報渠道,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營造“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圍。
不法分子為了賺得“黑心錢”打起疫苗主意,這有悖天理和良心,必將會受到眾人的唾罵,法律的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