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是一種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后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人體發生多種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的一種嚴重的慢性進行性傳染病。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體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傷口滲出液等。
任何能夠引起體液交換的行為,都有傳播HIV的可能。HIV有三種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及母嬰傳播。全世界約有3/4的HIV感染是通過性途徑傳播的。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外的生命力很脆弱,在體外常溫下只能存活數小時至數天,可用肥皂、熱水清洗,也可用漂白粉將其殺死;空氣和水、咳嗽噴嚏、蚊蟲叮咬、共用廁所、共用電話、共用餐具、禮節吻、游泳、擁抱不會傳播。
如果你最近有過危險性活動和以下癥狀中的其中幾個,請一定找醫生:持續低熱、疲乏、原因不明的喉炎、體重突然下降10%以上、頭痛、惡心、肌肉和關節痛、夜間盜汗、持續腹瀉、皮疹。這些癥狀通常在HIV感染后2周左右出現。
艾滋病會經歷急性HIV感染、無癥狀HIV感染、艾滋病前期及艾滋病期。
一部分急性感染者在感染HIV后6天至6周內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發熱、淋巴結腫大、咽炎、皮疹、肌痛或關節痛、腹瀉、頭痛、體重下降等,平均持續兩周,不經特殊治療,一般可自行消退。當然,這些情況的出現并不代表一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為別的疾病也可出現類似情況。
急性期過后,感染者轉入無癥狀感染期。除了少數感染者可查到“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GL)外,沒有其他任何臨床癥狀或體征。PGL是指在腹股溝淋巴結外,至少有兩處不相鄰部位的淋巴結發生腫大,直徑在1厘米以上。以頸部和腋下淋巴結腫大多見。成年人無癥狀感染期的時間一般為8~10年。
到艾滋病前期,感染者會出現持續或間歇性的全身癥狀和“輕微”的機會性感染。全身癥狀包括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乏力、厭食、發熱、體重減輕、夜間盜汗、血小板減少等。輕微感染多表現于口腔、皮膚粘膜的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牙齦炎、皮膚真菌感染、帶狀皰疹、毛囊炎、瘙癢性皮炎等。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