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消這種擔心,衛生部艾滋病醫生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楯以 “護士”和“警察”行業舉例。
衛生部艾滋病醫生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楯:和艾滋病人幾乎天天打交道的傳染病醫院的這些醫護人員和警察,這兩個職業應該說帶有一定危險性,因為警察接觸艾滋病人,像雙方出血了,這種情況更多,也就是“職業暴露”。衛生部當年的職業暴露起草辦法是我來起草的,艾滋病在中國20多年,沒有發生一起“職業暴露”。
而除了身體上的擔心,還有很多家長更擔心像小吳這樣感染艾滋病的老師會把孩子教壞。
王女士:我覺得我還是不能接受,倒不是我歧視艾滋病患者,不贊成他們到社會上就業,而是因為教師這個行業的確太特殊了,因為他每天要面對孩子,言傳身教,在我看來,教師應該是要言傳身教,但感染艾滋病的患者,總覺得是和一些不端的、不潔的行為有關。
對于王女士的心情,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軍在理解的同時,也感到很悲哀。
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軍:中國社會現在普遍彌漫著一種對他者的不信任,比如小吳,我懷疑你是個壞人,之所以他不被錄用,并不是他身上有艾滋病病毒把別人嚇到了,這是一個原因,這背后更是我們懷疑小吳是一個道德不檢點的人,我們懷疑你當老師以后會以猙獰的面目出現,把我們孩子帶壞,那這樣的問題同樣可以給乙肝的患者提出來啊,實際上,并不是說壞人才會有性傳播。
在今天的社會中,實際上孩子們面對的不僅僅是艾滋病的威脅,各種危險隨時可能降臨,此時的家長怎樣做才是更好的決定?衛生部艾滋病醫生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楯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衛生部艾滋病醫生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比如我說有一條路上不安全,有人可能會打黑槍,解決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規定誰也不許出來,我現在要過去了,這是一種特權的辦法,而另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才是更重要的,穿上防彈背心,面對我們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種種傷害,首要就是從幼兒園的孩子起,給他一種本領怎么保護自己。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