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胎動是胎兒存活的現象,胎動減少是胎兒高度危險或臨近死亡的信號。所以數胎動是監測胎兒安危的重要方法。那孕婦如何自我監測胎動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為大家做介紹:
我們都知道了解胎兒在子宮內的安危情況可以通過胎兒監護儀、B超、生物化學等監測方法,但是這些都必須到醫療保健單位才能檢查。怎樣能夠讓準媽媽在妊娠期內隨時發現問題呢?這里就介紹幾種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的簡單自我監測法,希望能夠幫助準媽媽們時刻知道寶寶的健康。
所謂自我監測,就是準媽媽自己來監護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情況,做自己腹內胎兒的監護人。自我監測的主要內容為:胎動、胎心及自我感覺等情況。胎動是自我監測方法中的主要項目。胎動是胎兒情況良好的表現。孕婦于18-20周開始自覺胎動。每日胎動次數的多少與胎兒神經類型有關系。
準媽媽如何進行自我監測
人的個體差異在胎兒期就已顯露出來,有的老實文靜,有的活潑好動,這既與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也與胎內外環境有關。正常情況下胎動多是好事,不但表明胎兒發育正常,而且也預示著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將發展較快,但必須注意,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過重壓力等,都可使胎兒躁動不安,產生強烈的活動,這種反應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易引起流產早產,而且易出現胎兒畸形或給出生后嬰兒的行為帶來不良影響。
胎動自測法:從孕28周開始,應每周進行胎動計數1次;妊娠32-36周,應每周進行胎動計數2次;妊娠36周以后,應每天進行胎動計數3次。
胎動計數方法:準媽媽在安靜的室內集中精神,最好側臥位進行自數胎動次數,分早、中、晚3次,每次1小時,并將胎動次數記錄于表格內,3次數胎動數之和乘以4為12小時的胎動總數,胎動計數≥30次為正常。如發現胎動減少或與原來的胎動規律有悖,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接受檢查和治療。
胎心監護法:準爸爸直接將耳貼于準媽媽腹前壁聽胎心是最簡單而實用的自我監護方法之一,一般胎兒背部所在一側胎心較響亮。妊娠28周以后每天聽2-3次,每次1-2分鐘。正常胎心規律而有力,似鐘表滴答聲,為120-160次/分,如果<120次/分或>160次/分時,可間隔10-20分重復聽1次,如果還不正常,提示胎兒宮內缺氧,若胎心率在異常范圍并伴有胎心律不規則,提示胎兒缺氧更嚴重。不過也得結合每個孕婦的基礎胎心率來看,若比基礎胎心率增減30次/分,雖然胎心率仍在正常范圍也應視為異常。一旦發現胎心率異常,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接受檢查和治療。 |